一、工伤认定后起诉赔偿时效是多久
当遭遇工伤并被认定之后,要是想就劳动方面的争议去申请仲裁,那时效期间可是有一年。
这个仲裁时效期间,得从当事人清楚或者理应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要是对仲裁裁决不太满意,想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话,一般来说,是从收到仲裁裁决书的那一天起,往后数十五天内就得去弄。
这里得特别注意一下,这个时效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因为具体的情况以及相关的证据而发生变化。
比如说,如果遇到了不可抗力这种特殊情况,或者有其他正当合理的理由,那时效就有可能暂时停止或者中断。
所以,在主张自己的工伤赔偿权利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及时去行使,可别因为不小心超过了时效,最后连胜诉的机会都给弄丢。
咱们可得好好记住这些规定,别让自己的权益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受到损失。
二、工伤认定后从原位离职,二次手术医疗费还能报销吗
工伤认定后,若员工离开原职,其二次手术的医疗费用是否还能报销?
工伤二次手术的费用可在认定完成后予以报销。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员工在遭受执行公务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是罹患职业病后,旧有伤势如不幸再次发作,确需接受相关治疗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健康权益,仍应享有充分的工伤医疗待遇。
对于员工因工伤病复发而需要暂时停止工作进而接受相应的治疗者,只要在停工留薪期间,原本所享有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将得以维持不变更,并由该名员工所属的用人单位按月进行妥善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工伤认定后医药费多久报销
工伤认定后医疗费用的报销时限是多久?
您可在获准确认工伤之后的一年期限内着手办理相关报销手续。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具体规定,各用人单位对于职工之医疗状况需在一年期限结束后及时做好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工作。
倘若后续可能还有其他治疗需求的话,烦请您前往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以便获得后续医疗期的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报工伤医疗费用的过程中,拨款请求对象应设定为用人单位方。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了解了工伤认定后起诉赔偿时效是多久之后,我们还需明白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事项。在工伤赔偿的过程中,证据的收集与保存非常关键,这关系到能否顺利获得应有的赔偿。另外,赔偿的范围也需要明确,不仅仅是医疗费用,还可能涉及到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等多个方面。如果您在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流程中,对这些相关问题感到困惑,例如不清楚如何收集有效证据,或者对赔偿范围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