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死亡赔偿金被一个人领取了,起诉谁

死亡赔偿金被一个人领取了,起诉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30 · 1942人看过
导读:若死亡赔偿金被擅领,权利人可起诉非法获利者。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是对死者近亲家属的抚慰。起诉前要审查对方领取行为有无法律依据、是否侵犯他人权益,还要妥善准备证据资料,如分配方案、领取记录等,起诉前最好请教专业律师团队制定诉讼策略。
死亡赔偿金被一个人领取了,起诉谁

一、死亡赔偿金被一个人领取了,起诉

若发生死亡赔偿金被某人擅自领取的情形,您完全有权利采取法律行动起诉该非法获利者。

需明确指出的是,死亡赔偿金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遗产范畴,它本质上是对死者近亲家属的一种物质性抚慰。

在启动起诉程序之前,您必须严格审查对方获取赔偿金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根据,以及其是否侵犯到了其他享有同等赔偿权的相关人员的权益。

此外,为确保胜诉并尽可能维护您的合法利益,您务必妥善准备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资料,例如死亡赔偿金的具体分配方案、领取过程的详细记录等等,以此作为佐证来证明您所应享有的合理分配比例以及对方不当获得赔偿金的行为事实。

最后,我们强烈建议您在决定起诉之前,充分请教专业的律师团队,以便他们能协助您精心策划和设计出针对性强且内容详实的诉讼策略。

二、死亡赔偿金赡养费高还是抚养费

死亡赔偿金、赡养费及抚养费的高低比较 此需根据具体情境做出相应的判断。

在法律领域中,死亡赔偿金通常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一经济指标来进行衡量,并采取二十年期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计算。

然而针对老年人的情况,特别是超过六十周岁的群体,其年龄每增长一岁将会导致应赔偿金额的减少;同样的,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群,计算时长会缩短至五年。

在抚养费方面,法律允许当事人自行商定数额。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死亡赔偿金有没有诉讼时效

死亡赔偿金在法律上是否存在诉讼时效 在此,关于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者赔偿金的诉讼期,通常以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应当为自受害人得知自身权益可能遭受不法侵害之日起至一周年,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法律制度亦对此设定了相应的最长诉讼期间,即长达20年。

超过此期限的相关申诉或请求,司法机构有权判定其为无效并不予受理。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当我们在探讨死亡赔偿金被一个人领取了,起诉谁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清楚其中的复杂情况。领取死亡赔偿金的可能是与死者关系密切的亲属,例如近亲属中的一人独占了赔偿金。除了起诉领取者,如果存在分配协议,而负责执行分配的机构或个人没有按照协议执行,也可能成为起诉对象。同时,若有证据表明其他人在分配过程中有欺诈胁迫等不正当行为导致自己权益受损,也可将其列为起诉对象。如果您在类似事件中对起诉对象、起诉流程或者证据收集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网站地图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 12702次阅读
  • 死亡赔偿金在原则上理应交由死者的直系亲属共同领取。而所谓的“直系亲属”则涵盖了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等相关人员。然而,在实际分配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到这些亲属与死者生前的生活紧密程度和经济依赖性等诸多因素,从而对赔偿金额予以妥善分配。倘若在直系亲属内部能够就如何进行赔偿分配方式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协议的话,那么,也完全有可能依据该份协议来进行赔偿款的具体分配工作。
    2024-10-30 862次阅读
  • 2024.07.26 3394次阅读
  • 471次阅读
  • 逝世者赔偿款通常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血亲领取。分配赔偿款要评估亲近程度、日常协作关系、经济依存程度等。应保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多位近亲存在时,先协商按比例划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诉讼,由法庭裁决分配事宜。
    2024-11-07 1055次阅读
  • 2024.08.22 1721次阅读
  • 1826次阅读
  • 在重大伤亡事件中,对于死者家属所应获得的死亡赔偿金的领取者,通常为死者的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如配偶、子女、父母等人。在具体的分配过程中,通常会依据与死者生前生活的紧密程度以及对其经济上的依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相对公平且合理的分配。若各相关方能够达成共识,则可依照协商后的结果进行分配;然而,若协商无果,则可能需诉诸于司法途径以解决争端,并进一步明确分配方式和比例。
    2024-10-29 1483次阅读
  • 2024.10.12 2051次阅读
  • 31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