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诈怎么定罪量刑标准规定
实践中合同欺诈可能触犯罪行。此罪针对签合同时行为,犯罪分子用欺诈手法获对方财物,金额较大。定罪要考虑嫌疑人是否有非法占有意图和实施欺诈致受害人处置财产。量刑规定: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等;数额巨大或严重情节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等;数额特别巨大或特严重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等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欺诈的民事赔偿如何界定
合同欺诈的民事赔偿界定主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一般来说,欺诈方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违约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如因欺诈导致的财产减少、费用支出等;还包括间接损失,如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等。但需注意,赔偿数额不应超过欺诈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欺诈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被欺诈方需举证证明欺诈行为的存在、自身遭受的损失以及损失与欺诈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若协商不成,被欺诈方可通过诉讼途径,要求欺诈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合同欺诈如何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合同欺诈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明确以下几点。首先,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通常应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一审判决宣告前提出。其次,需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虚构事实,使你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并遭受损失。再者,要明确损失的具体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因欺诈导致的合同履行费用、可得利益损失等。最后,需准备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如合同文本、欺诈证据、损失证明等。总之,要及时、准确地提出请求,并提供有力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合同欺诈可能涉及到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定罪方面,主要考量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以及是否实施了欺诈行为并导致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财产。
量刑标准规定如下: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