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盗窃罪撤诉标准是多少
对于涉嫌盗窃罪行的个案而言,在处理程序上并无撤销诉讼的相关规定或可能。这是因为盗窃罪责属于典型的公诉性质案件,由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构代表国家向犯罪嫌疑人提出公诉。
然而,在特定的例外情形中,例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且社会危害性较小,以至于无法认定为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或者经过特赦令得以豁免刑罚等情况,检察机关有可能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值得强调的是,即便受害人表示谅解或者放弃追究责任,也并不足以直接导致案件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否可以撤诉
盗窃罪是公诉案件,一旦立案,通常不能由受害人或嫌疑人随意撤诉。因为盗窃罪侵犯的不仅是个人财产权益,更重要的是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秩序。
只有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才会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等情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从而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但如果已经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作出判决前,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被告人死亡、情节显著轻微等,法院可以裁定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撤诉”的效果。
三、盗窃罪撤诉条件及法律规定是?
盗窃罪一般是公诉案件,通常不能撤诉。只有在法定情形下,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才可能由司法机关决定不起诉,从而相当于撤诉。
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但这需要严格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如果是自诉案件,如盗窃数额较小等情况,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总之,盗窃罪通常不能随意撤诉,需依据具体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确定是否可以不起诉或撤回自诉。
盗窃罪案无直接撤诉规定,因属公诉范畴,由检察院代表国家起诉。但特殊情况下,如情节轻微、危害小至非罪,超追诉时效,或获特赦,检察院或可不起诉。受害人谅解或放弃追责,不直接引致撤诉。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