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员工离职劳动仲裁时间多久

员工离职劳动仲裁时间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06 · 1682人看过
导读:劳工要是想通过仲裁解决劳动纠纷,得在一年之内提申请,从他们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权益受损那天开始算。要是因为欠薪闹纠纷,在劳动关系还存在的时候,这一年时效限制就不管用。不过呢,等劳动关系结束后,劳工就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申请仲裁,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员工离职劳动仲裁时间多久

一、员工离职劳动仲裁时间多久

劳工向劳动仲裁机构起诉讼的时间限制为一年。时限从雇员知晓或推定应明白自身权益遭受损害之日开始算起。在劳动关系续期间内,由于拖欠工资引发的争议事项,劳工申请仲裁将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限制的约束。

然而,当劳动关系终止之时,劳工必须于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个期限内提起索赔之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员工离职劳动仲裁流程需多久

员工离职劳动仲裁流程通常需45日,案情复杂的可延长15日。仲裁委收到仲裁申请后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45日内审结,双方对裁决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仲裁过程包括立案、答辩、开庭审理等环节。立案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如仲裁申请书证据等。答辩期被申请人需提交答辩意见。开庭审理时双方可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仲裁庭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在整个流程中,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仲裁委,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员工离职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通常按以下方式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劳工对劳动纠纷提起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自其知晓或理应知晓权益受损之日起算。对于因欠薪产生的争议,在劳动关系存续时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工需在规定时限内提出仲裁申请,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