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资怎么扣税
工资的扣税标准与方式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实行的是3%到45%的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以每个纳税人在一个完整的纳税年度中取得的全部工资收入总额作为计税基础,再扣除法定可抵扣项目金额,即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方面的支出,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该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税款额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工资扣除社保后如何计算个税
根据中国税法,工资扣除社保后计算个税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即扣除社保后的工资收入减除5000元起征点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适用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税率分为3%、10%、20%、25%、30%、35%、45%七档。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某员工扣除社保后的工资为8000元,扣除5000元起征点后,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适用3%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则应纳税额为3000×3%-0=90元。需注意,具体扣除项目和税率等规定可能会根据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
三、工资未足额发放如何维权
若工资未足额发放,你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告知其未足额发放工资的情况,要求其及时补足。保留好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等。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会进行调查并督促用人单位整改。也可申请劳动仲裁,提交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未足额发放的工资及相应赔偿。劳动仲裁一般在45日内作出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所有证据,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实行3%到4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全年工资收入总额扣除法定可抵扣项目金额(如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支出)后的余额作为计税基础。最终得出的税款额度为该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税款。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