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什么时候能结束

取保候审什么时候能结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7 · 1457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的时间通常不得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家庭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调查、诉讼和判决,或者执法机构认为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取保候审就可以解除。解除后,执法机构应该及时取消相关措施。
取保候审什么时候能结束

一、取保候审什么时候能结束

在取保候审的实施过程中,最高时限不得超出十二个月。

在此期间内,若该犯罪嫌疑人家属的案情调查、法律诉讼以及判决的相关工作皆能顺利完成,亦或是执法机构发现该嫌疑人其实并不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便可解除对其的取保候审措施。

倘若取保候审的期限已至,负责此项工作的执法机构同样需要及时地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需要有供担保人

刑事诉讼的全流程阶段,无论是在侦查阶段公诉阶段抑或是裁判阶段,对于那些已被刑事牵连,却未能实际被刑事关押之人,均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他们不会借机隐匿行踪,逃避司法机关的追究。

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维护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与透明,本国法律特意规定了一项刑事司法强制手段——取保候审。

这其中,取保候审既可以采用提供保证金的方式,也可以选用保证人担保的形式进行。

具体应采用何种方式来实施取保候审,还需视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需要作出的决定而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什么开始算

取保候审自作出此项决定之日起开始计时。需注意的是,取保候审乃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内的一种强行实施之法律措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职权,以书面形式责令被追诉者、被告人为其自身利益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以此确保他们不会逃避或阻碍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程序的进行,并且能够随时接受传唤出庭。当决定机关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书之后,应将该决定向被取保候审人员公开宣示,接着再将这份决定书转交给负责执行之机构。执行机构于对被取保候审人员公开宣示的同时,也应明确责令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这段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必须无条件地恪守那些已明文制定的规矩,否则有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资格的被撤销。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期间,若犯罪嫌疑人家庭完成相关调查、诉讼和判决,或执法机构认定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可解除取保候审。期满后,执法机构应及时解除措施。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06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依据法律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期限届满之日或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对案件进行审理裁决之际,取保候审即告终止执行。在此过程中,若经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有不再符合继续实行取保候审之情形的,应立即予以撤销并解除相关管制。
    2024-09-26 1233次阅读
  • 2024.10.20 1787次阅读
  • 371次阅读
  • 取保候审一般在十二个月内会结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等,可以取保候审。
    2024-03-02 1010次阅读
  • 2024.03.02 1882次阅读
  • 480次阅读
  • 1、取保候审期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每一具体案件的期限应当根据案件的需要或者更短的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项强制措施之一,是司法机关采取的人身强制程度较低的强制措施。
    2024-02-27 959次阅读
  • 2024.02.27 1274次阅读
  • 37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