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罪认罚不能缓刑吗
在通常情况下,认罪认罚并不意味着必然被排除在缓刑之外;
然而,缓刑能否适用于该案件,则需在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后加以确定。所谓“认罪认罚从宽”政策,意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如能自愿、诚实地交代其犯罪行为,承认司法机关举证指控的犯罪事实,并表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可作为从宽处理的依据。而决定是否适用缓刑时,除考虑到认罪认罚这一重要情节外,还应兼顾犯罪的性质、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罪犯的悔过表现以及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等诸多因素。举例来说,若犯罪情节轻微,罪犯有明显的悔过之意且无再犯之虞,同时宣告缓刑不会给其所在社区带来重大负面影响,那么即便犯罪者已认罪认罚,仍有可能获得缓刑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通常,认罪认罚不排除缓刑可能,但需综合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及罪犯悔改等因素决定。认罪认罚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也是从宽处理的依据之一。罪犯情节轻微、悔过明显且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致社区负面影响,仍可考虑缓刑。
二、认罪认罚不起诉有案底吗
刑事案件中,即便是在认罪认罚的情况下,也不能免除被存入案底的责任。
因为无论涉及到的是轻微犯罪还是重型犯罪,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那么即可视为构成犯罪。
此后,该犯罪行为信息将会记录并存储于案底数据库中。
因此,是否拥有案底,并不仅仅取决于涉案者本身是否承认自己所犯之罪行或积极接受处罚,更重要的是判定其是否已经构成犯罪事实这个原发性的因素。
同时必须明确,对于接受认罪认罚的嫌疑人,通常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适当的从轻处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三、认罪认罚不从轻的情况下怎么判
在被认定有罪且承认罪行的前提下,若未获得减轻处罚,那么法院将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最终判决。首先,需要审视的是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例如,对于那些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严重暴力犯罪,即使被告人已经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愿意接受惩罚,也未必能够得到减轻处罚。在此过程中,法官将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过去类似事例的判决情况来进行裁决。此外,法官还会对相关事例中的证据进行详尽的审查,以保证这些证据足够确凿充分,从而确保对罪犯的定罪既准确又公正。如果涉及到加重情节,像累犯或者是犯罪团伙的首脑等等,这样的情况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量刑决定。因此,可以说,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建立在全方位评估事例事实及法律规定的基础之上的,而不仅仅受到被告人自愿承认罪行这一单一因素的影响。
通常,认罪认罚不排除缓刑可能,但需综合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及罪犯悔改等因素决定。认罪认罚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也是从宽处理的依据之一。罪犯情节轻微、悔过明显且无再犯风险,且缓刑不致社区负面影响,仍可考虑缓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