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
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法律条文,诈骗罪所具备的构成要素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首先是客体条件,即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应是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权益,而非对其他不法利益的侵占,如公民生命健康这类人身权益并不属于该犯罪的客体范畴;
其次是客观要素,诈骗罪在客观上必须体现为运用欺诈手法,从而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资产或私人财产,这里所谓的欺诈方法指的是虚构事实或者掩盖真相等手段,而这些欺诈行为必须使得受害者产生误解,步入误区,从而导致其作出涉及财产分配的决定及相应行动;接着是主体要素,诈骗罪的实施者通常为一般主体,即只要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年满16岁)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便可成为该犯罪的实行者;
最后便是主观要素,从诈骗罪的角度来看,这种犯罪通常带有直接故意性,且行为人必须怀揣着非法占有公共或私人财产的明确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