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怎么判定

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怎么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286人看过
导读:隐瞒传染病相关信息涉及刑事责任。若造成甲类传染病或按甲类防控的传染病传播,或存在严重传播风险,将受到刑事处罚。特定情况包括饮用水不达标、未消毒处理、违规让传染病患者工作、销售运输未消毒物品、拒绝执行防控措施等。单位犯罪将罚金,主管及直接责任人也受罚。甲类传染病范围依《防治法》及国务院规定。
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怎么判定

一、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怎么判定

若发生如下特定情况,造成甲类传染疾病或已依据法律法规确认为应采取甲类防疫防控措施的传染疾病的传播,甚至存在严重传播风险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刑事处罚;

若情节极其恶劣,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1)供水单位所提供的饮用水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2)拒绝遵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受到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及物品未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允许或放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易导致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4)在疫区内销售、运输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但未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5)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对于单位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将对单位判处相应罚金,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照前述条款进行处罚。

关于甲类传染病的具体范围,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务院相关规定予以明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故意隐瞒、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

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

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二、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危及到公共安全的,将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将被判决承担刑事责任,轻则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则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温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怎么判定”,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