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裁决后多少天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后多少天强制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8 · 1470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双方应履行义务。如一方未履行,另一方可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向有管辖权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期限自法律文书生效或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起算,一般为二年。期间如有特殊情况,申请执行时间可暂停或重新计算。应关注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现实状况。
劳动仲裁裁决后多少天强制执行

一、劳动仲裁裁决后多少天强制执行

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仲裁案件中所达成的裁决书,一旦定案生效,双方当事人皆应尽其所能按期履行相应义务。

如有一方未能如约履行,则另一方有权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赋予的权利,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然而,关于如何确定强制执行的期限,无疑存在着一些相关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法律法规需要遵守。

以下是我们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供您参考:

对于满足条件的法律文书,其有效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开始起算,到二年后即会失效。

若法律文书规定需分期履行,则每段时间段最后一天也将计入总期限。

而对于未明确规定履行期限的法律文书,其期间的起始点自该文件生效之日便可开始计算。

此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规定了当事人在收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或裁决书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其义务。

如未按期履行,另一方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受理此项申请的人民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依法处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为两年。

若申请执行成功,则这一两年的有效期将得以延续,直到全部履行完毕为止。

在此期间内,如遇特殊情况,有效申请执行时间将会暂停或重新计算。

这些细节都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状况。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仲裁裁决多长时间内作出

劳动争议仲裁需要在受理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仲裁裁决后多少天强制执行”,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