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改为盗窃罪怎么判?

诈骗罪改为盗窃罪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11.09 · 1693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改为盗窃罪怎么判也需要结合盗窃的数额或盗窃的行为来判决,只要盗窃数额较大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盗窃数额巨大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会处相应的罚金。
诈骗罪改为盗窃罪怎么判?

一、诈骗罪改为盗窃罪怎么判

定为盗窃罪一般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的定案事实有哪些

1、盗窃犯罪主体方面需证明的事实

盗窃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少年,即使有重大盗窃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从中窃取财物的,以盗窃罪论处,从重处罚。盗窃犯罪案件主体方面需证明的事实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然情况,即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现住址、工作单

位、职业,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被告人可能是未成年人时,应对其年龄认真查证。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并影响其刑事责任能力时,还要对其精神状况进行鉴定。

2、盗窃犯罪案件客观方面需证明的事实

盗窃犯罪案件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或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犯罪案件客观方面需证明的事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否为秘密窃取。秘密窃取是指盗窃行为人采取隐秘的、自认为不为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所察觉的方法将财物取走的行为。

第二,盗窃罪的危害结果是否达到法定的要求。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3、盗窃犯罪客体方面需证明的事实

盗窃犯罪客体方面需证明的事实是盗窃行为侵犯了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4、盗窃犯罪主观方面需证明的事实

必须证明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上具有直接故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盗窃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盗窃行为会侵害他人财产所有权的危害后果,仍然希望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盗窃行为有危害性;二是积极追求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误认他人的财物为自己的财物而取走,因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盗窃罪。

三、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盗窃罪的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

2、盗窃罪的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3、盗窃罪的主体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盗窃罪的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窃罪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窃取他人的钱财,只要达到数额较大或存在多次盗窃的行为就会被追分刑事责任,在处罚时也会按犯罪的结果来判定,轻者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者是可以按无期徒刑来判决的。看完诈骗罪改为盗窃罪怎么判上文内容后,还有其他想要咨询的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