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财产分割 > 两人婚前财产应该怎么界定

两人婚前财产应该怎么界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15 · 1390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两人婚前财产应该怎么界定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两人婚前财产应该怎么界定

一、两人婚前财产应该怎么界定

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的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还包括,婚前各自为结婚所购置的财产。

2、复员、转业军人从部队带回来的医疗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以及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短的军人的复员费和转业费。

3、离婚时,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职业上的用物。当然,贵重物品除外。

4、离婚时与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和未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

5、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包括合法的书面约定和双方均承认的符合事实的口头约定为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二、对于婚前财产离婚怎么分

对于婚前财产,离婚的分配:一方在结婚前取得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婚前财产归当事人所有,离婚时不分割。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三、婚前财产为个人财产吗

婚前财产一般是个人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一方婚前的财产的所有权,不因婚姻关系的变化而产生改变,仍为夫妻个人财产。但双方采取书面形式约定归共同所有的,按约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两人婚前财产应该怎么界定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财产分割相关

  • 2022.07.29 300次阅读
  • 手写的欠条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是有效的: 一、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欠条时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借款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欠条的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3-09-11 999次阅读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民法典中婚前财产离婚应该怎样界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2023.03.22 1128次阅读
  • 2021.03.22 311次阅读
  • 两人婚前财产应界定为在婚姻关系缔结前,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前财产包括在结婚登记前一方通过遗嘱或者赠与合同获得的只归自己的财产,一方在结婚登记前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一方在婚前专用的生活用品。
    2023-09-19 1151次阅读
  • 现在同居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当两人感情不和导致的分手,甚至分割财产,那么未婚两人同居期间财产分割应该如何界定?根据相关的规定,未婚同居,财产分割应该遵从同居生活期间双方所取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共同财产处理。所以具体的相关界定我们看下文。
    2023.03.12 2459次阅读
  • 2017.08.01 49次阅读
  • 婚前财产指的是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婚前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四类:1、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3、一方婚前财产的孳息;4、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
    2023-09-07 1166次阅读
  •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再婚该怎么界定婚前财产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23.05.28 1594次阅读
  • 2021.03.20 386次阅读
  •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登记之前一方所取得的财产。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婚前财产主要包括四种:1、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3、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在婚后变为其他形式的财产;4、一方个人财产婚前孳息和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
    2023-09-06 1460次阅读
  • 对于婚前财产的界定,有许多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从法律中的定义来看,婚前财产通常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中的一方就已经拥有全部所有权的财产。另外也要注意,这些财产不因结婚而改变其权属。
    2023.03.08 5481次阅读
  • 2021.03.18 391次阅读
  • 婚前财产是结婚前一方取得的财产。夫妻一方取得的婚前财产归其所有,除非书面约定,不会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023-09-20 1197次阅读
  •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夫妻共同财产应该如何界定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2023.05.24 190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财产分割最新文章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夫妻共同财产怎样分配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444次阅读2023.09.30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有什么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517次阅读2023.09.30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如何签婚前财产协议书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888次阅读2023.09.30
  •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婚内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问题带来帮助。
    1734次阅读2023.09.30
  •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房子婚前买的婚后算共同财产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71次阅读2023.09.30
遇到财产分割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