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非法处置枪支罪的认定标准是哪些

非法处置枪支罪的认定标准是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252人看过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非法处置枪支罪的认定标准是哪些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非法处置枪支罪的认定标准是哪些

1、罪与非罪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应注意: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只要实施了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就构成本罪;

而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只是实施了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只有因此造成了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

具体认定中,主要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从主体上区分。

构成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和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个人和单位,非依法配备、配置枪的单位和个人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不构成本罪。

(2)从主观方面区分。

构成本罪必须是故意所为,如果是过失所为,则不构成本罪。

(3)从情节上区分。

如将枪支出租、出借给不法分子则属于情节严重,如将民用枪支出租、出借他人临时使用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

(4)从枪支的种类上区分。

一般来说,出租、出公务用枪的行为危害较大,而出租、出借民用枪支的行为危害较小,对前者一般应以犯罪论处,对后者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宜以犯罪论处。

2、此罪与彼罪本罪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随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分在于:

(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将配备配置的枪支租借给他人一定时间内暂时使用;

后者则是非法枪支给他人。

前者表现为租或者借;

后者表现为出卖。

(2)主体不同。

前者是特殊主体;

后者是一般主体。

3、本罪与他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在出租、出借枪支时,明知租用人、借用人将使用租用、借用的枪支进行犯罪活动而仍出租出借的,对行为人则以租用人、借用人使用租用、借用的枪支所实施的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以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处罚。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有非法将枪支赠予他人的,根据立法精神,应认定为非法出借枪支,因为行为人是永久性地将枪支无偿提供给他人使用。

在我国,对枪支弹药的管控是很严格的,如果不具有相应的资质,那持有枪支的行为就会构成犯罪。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非法处置枪支罪的认定标准是哪些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07次阅读
  • 如下1、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却仍持有、私藏的;2、主体为一般主体;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对象是枪支、弹药;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2024-02-22 1367次阅读
  • 2023.05.27 1290次阅读
  • 308次阅读
  • 非法持有枪支罪认定标准如下如下:1、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却仍持有、私藏的;2、主体为一般主体;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对象是枪支、弹药;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2024-02-24 907次阅读
  • 2023.05.19 1465次阅读
  • 300次阅读
  • 枪支,是指以火药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等,足以造成伤害的。认定标准:(一)凡是制式枪支,无论是否能够完成击发动作为枪支。(二)凡是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为枪支。(三)对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为枪支。(四)对制式枪支,能够由制造厂家提供相关零部件图样和件号的为枪支。(五)对非制式枪,如具备与制式枪支相同功能的为枪支。
    2024-02-23 1268次阅读
  • 2023.05.06 1719次阅读
  • 31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