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量刑是如何的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量刑是如何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663人看过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量刑是如何的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量刑是如何的

一、非法侵入住宅罪的量刑是如何的

行为人犯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此罪的,从重处罚。此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住宅安宁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以住宅和个人生活不受干扰,与社会关系的个人信息和个人事务不被不当披露为内容的人格权,包括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个人生活的自由权和私人领域的占有权。其真谛是私生活自由与安宁,保护个人生活免受好事之徒的窥探与干扰。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住宅是公民居住、生活的处所。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必然会使公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居住的住宅。住宅,是指供人居住的场所。包括经常居住的住宅和不经常居住的别墅,也包括营业性的旅馆、饭店、招待所等供人租住的客房。渔民家居的船只,也视为住宅。非供人居住的办公室、仓库、剧场、车间等不是住宅,不属本罪侵害的对象。所谓他人住宅,是指行为人以外的其他人的住宅。这里的“他人”,既可以是住宅所有权人即主人,也可以是住宅的承租人、借用人,还可以是宾馆、招待所客房居住的客人。非法侵入尚未分配、出售或出租、无人居住的住房,是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本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万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非法”,是指不经住宅主人同意而又没有法律根据,或者不依法定程序的强行侵入。即侵入者无权又无正当理由"如果有正当理由进入他人住宅或滞留在他人住宅不退出,不得谓为非法。例如,司法工作人员依法进入他人住宅进行搜查、逮捕、拘留、查封或扣押财物等职务行为的,不能认为是非法侵入住宅。“侵入”、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未经住宅主人允许,不顾主人的反对、劝告或阻拦,强行进入他人住宅;其二,进入时住宅主人并不反对,但主人要求行为人退出时行为人不肯退出,就拒不退出的侵入而言,行为人虽是经住宅主人同意或默许进人的,但住宅主人既已要求退出,仍滞留在内不肯退出,实质上和未经许可强行侵入的行为没有区别。在许多国家的刑法中,规定有“不退去”罪,或在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罪状中明确规定了“经要求拒不退出住宅”的客观行为,本法对此未作明文规定,但并不能将这种不作为排除在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范畴之外。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是他人的住宅而故意非法侵入,意图在于破坏他人生活的安宁。误人他人住宅,一经发现即行退出,或者有正当理由必须紧急进入他人住宅的,或者未经主人允许进入他人住宅并非恶意的,因主观上不具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故意,就不构成本罪。如闯入他人住宅是为了进行盗窃、诈骗、抢劫、强奸、杀人等其他犯罪的,在这种情况下,按刑法吸收犯理论,后行为吸收前行为,不再定非法侵入住宅罪,也不再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并罚。

按照刑法的规定,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要是超越职权或者违背职责的规定行使职权,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可以依照本法第245条规定从重处罚。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非法侵入住宅罪的量刑是如何的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2021.03.30 440次阅读
  • 一般认为,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行为。犯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构成犯罪的,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2.12.16 992次阅读
  • 非法侵入住宅罪需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未经住宅所有人的许可,私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住宅所有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该机构负责处理。
    2022.11.26 2026次阅读
  • 2021.03.28 432次阅读
  •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2019.03.18 915次阅读
  •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而无理拒不退出他人住宅的行为;根据《刑法》中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本罪,从重处罚。
    2022.11.14 209494次阅读
  • 2021.04.02 388次阅读
  •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依据我国《刑法》第245条的规定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从重处罚。
    2020.12.09 824次阅读
  • 行为人犯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此罪的,从重处罚。此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住宅安宁权。
    2022.11.07 1349次阅读
  • 2021.04.01 442次阅读
  • 根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行为人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者没有法律依据,私自进入公民住宅,又或者是合法进入公民住宅后经住宅成员的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住宅的,则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严重妨碍了居住安全与生活安宁的,才能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2021.04.29 1124次阅读
  •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非法入侵住宅治安管理如何定性,非法侵入住宅罪认定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12.12 2005次阅读
  • 2021.03.23 465次阅读
  •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该罪的,从重处罚。
    2023.03.02 1134次阅读
  •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2022.11.03 250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规定的?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949次阅读2023.03.20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刑法中怎么样规定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量刑标准?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60次阅读2023.03.20
  •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刑法中怎么样规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量刑标准?的问题带来帮助。
    1674次阅读2023.03.20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变造货币罪怎么样处罚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777次阅读2023.03.20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法院会怎么样量刑?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231次阅读2023.03.20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