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申请劳动仲裁后多久通知被申请人

申请劳动仲裁后多久通知被申请人

时间:2024.02.20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206人
律师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可以,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但是可以依据调解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于劳动纠纷案件,首先申请进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

申请劳动仲裁时所需材料:1、《仲裁申请书》。2、身份证明。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

有的,仲裁庭的调解书和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如果对方不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外地公司在本地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协议执行地在所在地,外地企业可在实际地点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处理权属于协议履行地或注册地仲裁委员会。 无论何地,仲裁委员会均有管辖权。 如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起诉,逾期则裁决书生效。

    浏览量:830 2024-04-24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公司薪酬结算周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若员工一个月未收到应得薪资,即可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此,员工在权益受损后应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浏览量:1180 2024-04-24
  • 拖欠工资仲裁时效是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对拖欠劳动薪酬的仲裁时效设定了一年的期限。 劳动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后,应开始计算这个时效。 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因薪酬拖欠产生的争议不受此时效限制。 但劳动关系结束后,劳动者需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因此,劳动者要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在法定时效内申请仲裁,以追求合法权益的保护。

    浏览量:816 2024-04-24
张懿丹律师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

张懿丹,女,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现执业于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中国中小型企业协会调解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张懿丹律师毕业后在人民法院民庭工作,从法院辞职后在某大型传媒上市公司从事法务工作,有着多年实务经验。现主要执业领域是民商事诉讼仲裁(包括合同、侵权、机动车交通事故、建设工程、劳动争议、房产、保险纠纷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管理及维权等。曾代理大量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均取得了令当事人满意的良好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

  • 扣底薪可以劳动仲裁吗

    1667人阅读

    扣减员工基本工资在我国劳动法是不被允许的。 劳动者如果遭遇此类不公正待遇,有权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要求他们依法处理。 如果劳动关系中发生纠纷,且各方无法协商解决或履行协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如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以进一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有多种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 被员工劳动仲裁了怎么办

    1293人阅读

    员工提出劳动仲裁后,应对策略如下: 首先,与申请人协商撤销申请;其次,确保在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法完成时发送书面知会;最后,针对复杂情况,与政府和劳动监察机关沟通,寻求协调解决。 企业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积极应对仲裁,维护员工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 不签合同劳动仲裁胜诉几率大吗

    1998人阅读

    在未签署劳动合同时,劳动仲裁的成功率通常较高,特别是当存在明确的雇佣关系时。即便缺乏正式合同,只要能证明雇佣关系,仍有可能胜诉。 然而,必须提供雇佣关系的证据。若雇主在雇佣后一个月至一年内未签书面合同,需按月支付双薪补偿。

  • 不交社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1026人阅读

    很遗憾,若贵司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则无法启动劳动仲裁。这被视为劳动争议。对于欠缴或未足额支付社保费的请求,我们通常不予受理,建议员工向劳动行政部门寻求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