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诉讼精选解答 > 没有移交检察院可以撤案吗

没有移交检察院可以撤案吗

时间:2024.12.06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诉讼 阅读:1147人
律师解析:
在一件刑事诉讼案件中,案件尚未被移交给检察机构进行审查起诉之前,其能否得到撤销的处理结果,需依据具体案情而定。
若该案件尚处于公安局侦办阶段,当公安局发现存在某人不应被施加刑事处罚的明确证据后,他们应有权撤销此案件。
像这种经过充分调查取证,能够证实并不存在犯罪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或者已经获得特赦令从而免除了刑罚等情况,都是可以撤销案件的。
然而,如果案件的事实情况清晰明了,证据确凿且充分,仅仅因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程度较小,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那么公安局可能并不会撤销案件,反而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总而言之,对于案件是否应该撤销,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评估与判断。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检察院是否会抗诉,需要看具体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抗诉的条件是: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2、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抗诉的必要性。3、检察院认为法院对于被告人所判刑法......

刑事案件分为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刑事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起诉,要求法院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所以,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

刑事申诉书格式:申诉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委托律师)(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律师只需写明姓名......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是虚假诉讼吗

    胡静律师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1441 2023-06-06
  • 私刻公章罪怎么处罚

    刘家玲律师

    伪造国家机关的公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播放量:502 2022-08-24
  • 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什么区别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聚众斗殴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情节严重。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375 2022-06-15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刑事案件处理结果有哪些

    1069人阅读

    刑事案件处理结果多样。一是定罪判刑,法院认定被告人犯罪后依情节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等刑罚;二是定罪免刑,因特殊情形认定有罪但免予刑事处罚;三是无罪释放,查明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即依法判决无罪使其恢复自由。此外,检察机关还有法定、酌定、证据不足不起诉等特殊决定,不同结果影响重大。

  • 刑事二审审理期限最长多久

    1539人阅读

    刑事二审审理期限通常为两个月。在可能判处死刑、附带民事诉讼或有特定情形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延长两个月,特殊情况需继续延长则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审理期限由其自行决定。刑事二审最长约五个月,需符合情形并经批准,该规定兼顾公正严谨与实际需求。

  • 口供可以修改吗

    1747人阅读

    口供是具有重要法律效力的证据,一般不允许随便修改。在司法程序中,口供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特定时空依自身意志作出的真实陈述。证据不足或程序违法时,经法定程序可审查核实。确有错误且有充分依据、合法程序才能修正补充。故意伪造、篡改口供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修改口供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 轻伤对方赖在医院有关系不出院怎么办

    1891人阅读

    若对方仅受轻伤却赖在医院不出院,首先要保留其住院费用单据。然后找时机与对方沟通,告知其轻伤情况,应合理出院协商赔偿。若沟通无效,让对方走法律途径,自己积极应诉并准备证据。也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义务。总之,要保持理性,避免不必要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