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民法典》中能够请求撤销合同的情形有协议撤销和法定撤销。
法定撤销具体有:
1.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
2.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3.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
4.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
5.法定其他情形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律师提示:
以上是“民法典中哪些情形能够请求撤销合同”问题的详细解答。问题没有解决,您可以点击咨询链接发布问题,选择一对一咨询服务,我们将安排专业律师为您定制解决方案。
相关补充1:
民法典哪些情形能够解除融资租赁合同
《民法典》中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情形分别有:
当事人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有约定解除条件的,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
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
双方协商一致,都愿意解除合同的,即可解除合同。
相关补充2:
民法典中违约合同是否能够撤销
《民法典》中违约合同只有存在下列情形才能够撤销,否则违约责任可能是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
法定可撤销合同有: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
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
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
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法律其他规定等。
2023-03-17 14:2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