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公证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复] 根据《公证法》相关规定,撤销公证书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 公证书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若公证书所证明的事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所陈述事实为虚假,如公证的房产交易中,房产实际存在产权纠纷,不属于交易一方所有,公证机构应撤销该公证书并公告,公证书自始无效。
-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公证书:如果当事人在办理公证时虚构事实、伪造证据,以欺骗手段使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
- 公证机构或公证员存在过错: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办理公证过程中,违反公证程序规则,未对相关事项进行充分核实,或存在受贿、欺诈等违法行为,导致公证书错误或不真实,应依法撤销公证书。
- 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若当事人能证明其在办理公证时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影响,导致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可申请撤销公证书。
- 公证事项违背社会公德:公证事项若违背公序良俗等社会公德,不符合公证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要求,公证机构可据此撤销公证书。
此外,如果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机构经复查,确认符合上述情形的,也会撤销公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