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合同事务百科>合同违约百科 > 违约金过高处理办法
违约金过高处理办法

违约金过高处理办法

在一般的合同中都会有条款明确违约金这一选项,那么对于违约金过高是如何认定的呢,那么违约金过高该怎么认定,以及违约金过高如何调整,调整办法是怎样的,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知识尽在律图!

2023.09.07 8413人阅读
1

违约金过高该怎么认定

从《合同法》中的规定来看,在约定购房定金的时候一般是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要是超过这个标准的话,则一般超过的部分都是会被认定为无效的。而现实中也经常出现购房违约金过高的情况,那此时该如何对这一情况作出认定呢?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购房违约金过高该怎么认定

对违约金“过高”的程度认定总体上应采纳:一是违约金标准会比较严重影响合同正义,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显失公正;二是违约金失去了其固有意义,其已经不再是促进合同履行的工具,而成为了合同当事人追求的目标,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变成了赌博行为。应当参照以下具体因素:

(一)参照合同标的。

如果合同的标的属于特种物的,违约金标准可以采取较高的标准;如果合同的标的属于种类物的,违约金标准可以采取较低的标准;如果合同标的属于具有精神意义的物,则可对违约金的标准更开放一些。

......

查看全文 >>
2

违约金过高如何调整

正是为了避免发生合同违约的这种情况,所以才要求违约的一方需要对另一方支付违约金。同时也为了防范有些人在制定违约金的时候,违约金的制定标准过高,国家对于违约金的约定比例问题是有所限制的,双方如果能够在约定之前就了解一下的话,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那么,违约金过高的判断标准及调整方法是怎么规定的?

一、违约金过高的判断标准及调整方法是怎么规定的?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的30%的,一般认为属于过分高于损失,可以请求法院予以适当减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

查看全文 >>
3

违约金过高的司法判断

一、违约金过高的司法判断是怎么规定的?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的30%的,一般认为属于过分高于损失,可以请求法院予以适当减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二、违约金过高的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

查看全文 >>
4

违约金过高的举证责任

人们在签订合约时,可以约定违约金,在一方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合约的规定,支付违约金,但是在司法实践之中,被告一般会声称违约金过高,希望法院能予以调整。按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是否需要举证责任?

1、被告提出违约金过高,是否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按照一般的民事诉讼举证规则“谁主张,谁举证”,似乎应当由被告举证证明违约金约定过高。事实上,被告很难举证原告的损失状况,因为被告根本不掌握此方面的证据。笔者认为应当由原告来举证,因为违约金是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有义务证明自己诉讼请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虽然合同明确约定违约金的,可以免除原告对损失的举证责任,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当被告提出违约金过高时,应当适用例外规则。原告应当对自己的损失进行举证,但是证明的目的不是明确损失的具体数额,而是证明违约金没有过分高于损失即可。

......

查看全文 >>
5

合同违约金过高

签署合同后,由于特殊情况,我方造成了合同违约。对方将我方告上法庭,要求支付过高的违约金,那么合同违约金过高法院会判吗?如何判定合同违约金过高?律图小编为此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下。

一、合同违约金过高法院会怎么处理?

我国《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侧重违约金的补偿性,同时有限制地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

1、违约金的支付数额是“根据违约情况”确定的,即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另一方违约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的数额。

2、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权相予以适当增加,以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大体相当。对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情况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又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

查看全文 >>

违约金过高处理办法相关百科

  • 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

    现实生活中,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签订集体合同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对集体合同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该怎么签订集体合同。下面来为大家讲…

    2023.09.22 10933人阅读
  • 关于转让合同

    关于转让合同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转让合同的一些知识,生活中转让合同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房产转让合同、土地转让合同等,更多内容尽在律图,快随小编来了解一…

    2023.09.21 4529人阅读
  • 代理合同范本

    代理合同范本

    虽然代理合同是非常常见的一类合同,但是很多人由于不知道该怎么写这类合同,往往导致写出来的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最终无效,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

    2023.09.21 4593人阅读

违约金过高处理办法相关咨询

借款合同上的约定无效吗

律图阜新

律图阜新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借款合同中的约定并非全部具有法律效力,它的法律效力的认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如果一方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该项法律行为是基于虚构或者错误意思表示而成立的,那么此种情形下的民事法律行为将被判定为无效; 其次,如果该项民事法律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原则,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同样被认为无效;再者,若行为人和相对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意图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行为,亦将被视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最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通过欺诈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后进行转贷、从事职业放贷业务、明知借款用途为违法活动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借款合同的无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借款合同中约定的法律效力需依据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在签署借款合同时,各方当事人应当对合同条款有充分的理解,并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从而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及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亲戚借钱到约定时间不还怎么办

律图潮州

律图潮州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若亲友未能按期履行还款义务,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之规定,借款人有责任依照协议约定规定或者按照相关国家法规标准支付逾期利息。因此,您首要应对此事保持冷静,尝试通过与该亲友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明确告知他们应依约承担起还款的责任,同时详细阐述逾期未还所可能引发的逾期利息问题。倘若经过上述努力后,亲友仍未能及时还款,那么您可考虑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例如向其发送正式的催款通知书、寻求第三方机构的调解服务或者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援助,从而为追讨借款以及逾期利息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欠债不还起诉怎么要违约金

律图云南

律图云南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若债权人为保障自身权益而面临债务人未能依照约定偿清债务的情况,其可采取如下措施以追索违约金: 首先,务必确认借款合同之中载明了关于违约金的具体条文与细则,此乃主张违约金之法定依据。 其次,需进行取证工作,其中包含借款合同、还款记录以及相关的沟通往来文件等,以便证实债务的确切性质以及相应的违约行为。 再次,须向位于债务人所在地域或合同履行场所的初级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诉讼申请,同时附上详细的起诉书以及相关的证据资料。其后,在起诉书中应明确提出要求债务人支付违约金的诉求,并详细阐述计算方法及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最后,待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之后,若判定违约金的数额合理且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便会作出判决,责令债务人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集资诈骗罪最高标准是怎么定的

律图张掖

律图张掖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针对集资诈骗罪的最严惩治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中有明确的规定。此类犯罪行为对我国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扰动,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法律特意制定出了严格的惩罚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罪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

律图晋城

律图晋城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盗窃罪是归类于刑事犯罪范畴内的违法行为,更准确地被定义为侵犯财产权犯罪。这类罪行所牵涉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他人财物的非法占有,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人及家庭造成了实质性伤害,还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公共利益的保障,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盗窃罪的相关内容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