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是什么?

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67527人看过
导读:《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是什么?


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四个,包括主体及主观方面。从主观来看,犯罪有故意和无意的状态。在大部分刑事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表现都是故意,比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一般来说,故意犯罪的处罚措施都比较严厉,那么,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小编做个具体了解。

一、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是什么

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如何理解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一些特定事实。

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愿望。这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即要危害结果发生,一旦危害结果没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心愿的。

由此可见,根据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故意犯罪就是当事人明知道后果还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在量刑的时候,会重点判断犯罪意识形态。故意犯罪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如果当事人直接故意犯罪,其承担的法律责任要重一些。间接故意也可以理解为过失犯罪。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63次阅读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本质是法人能够与自然人同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成为享有权利、负担义务的民事主体。以法人成立目的的不同为标准,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2024-02-19 1185次阅读
  • 2023.03.03 2901次阅读
  • 7574次阅读
  • 缓刑,即暂缓执行刑罚,指的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诉讼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罪犯,先行宣告定罪,但是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人民法院会给与一定的考察期,由考察机构对该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其考察期内的表现,再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的刑罚。
    2024-02-20 980次阅读
  • 2023.03.11 7778次阅读
  • 345次阅读
  • 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监护人指的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又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负有监护义务的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又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第一顺序监护人是配偶,第二顺序监护人时父母又或者是子女。
    2024-02-28 993次阅读
  • 2023.03.10 2052次阅读
  • 46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