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的误区具体有哪些

劳动仲裁的误区具体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4022人看过
导读:1、对诉讼的时效把握不准。2、诉讼主体错误。3、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问题。4、漫天要价,请求不当。虽说劳动争议仲裁不像法院那样以标的多少确定仲裁费用,但不着边际地漫天要价,对申诉人还是有影响的,既有可能多缴仲裁费,又可能给仲裁争议的处理人为设置阻力,最终导致申诉人的期望值过高而“虽赢尤败”。
劳动仲裁的误区具体有哪些

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因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不足、图省事而步入劳动争议仲裁误区,从而导致自己失利。为此,职工应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相关规定,走出误区,依法为自己维权。那具体劳动仲裁的误区有哪些呢?律图小编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劳动仲裁的误区有哪些

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往往有理却输了官司,究其原因:

1、对诉讼的时效把握不准。

相对于民事官司,处理劳动争议对时效要求的时间相对短一些,有些当事人并不了解这些,往往因申诉时效已过而失去打官司的机会。

2、诉讼主体错误。

一些申诉人所指的被诉人不是义务主体,仲裁员告知变更后,又不愿变更被诉人,其结果只能败诉。

3、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问题。

当事人的民事活动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法律不仅不支持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而且还要依照法律制裁。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国家强制性规定而被确认无效时,就会导致当事人“有理”输官司。

4、漫天要价,请求不当。

虽说劳动争议仲裁不像法院那样以标的多少确定仲裁费用,但不着边际地漫天要价,对申诉人还是有影响的,既有可能多缴仲裁费,又可能给仲裁争议的处理人为设置阻力,最终导致申诉人的期望值过高而“虽赢尤败”。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什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在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处理相关纠纷的,此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走入劳动仲裁的误区,不然的话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受到损害。而当事人也要注意,在纠纷产生之后,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否则的话仲裁委可能就不会受理你的申请。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宜昌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