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中断下诉讼时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中断下诉讼时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2173人看过
导读:诉讼时效中断未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之前已经进行过的时效全部归于无效,等这些特定事由消失以后,诉讼时效要重新开始计算的。比如法定诉讼时效是三年,但已经过去了半年,当事人向对方下发了相关请求的,已经过去的这半年的诉讼时效就不作数了。
中断下诉讼时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中断下诉讼时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二、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以下特殊情况除外:

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

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

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

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137条)

三、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都是为了维护权利人的相关合法权益,因为民事纠纷其实还是建议大家私下协商处理的,但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无论是通过哪种方法处理当前的矛盾的,都一定要在法定诉讼时效之内就尽快落实相关的问题。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