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办事直通车 > 房产交易 > 房产证 >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

时间:2024-02-24 14:19:41 浏览:3454次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是否存在主观上的欺诈行为、是否有隐瞒真相行为、是否通过欺诈手段使当事人失误、是否作出不真实的行为等,如果存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界定为购房合同欺诈。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

一、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

商品房合同欺诈行为惩罚非常重,最高可以罚合同价款的二倍。因此对于商品房合同的欺诈行为认定尤为关键。欺诈在我国立法上没有明确概念,对欺诈的认定主要是根据法律规定来判断,一般合同欺诈的构成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

2、客观上有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的欺诈行为

3、这种欺诈行为使当事人陷入错误认识

4、对方因错误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怎样避免购房合同欺诈

消费者在购买房屋尤其是期房时,基于商品房宣传广告上做出的承诺而购房,而实际上开发商主观上无意履行广告承诺或者客观上根本就没有能力履行承诺,这就构成虚假承诺,构成合同欺诈行为。在实践中认定开发商的广告是否成欺诈还应结合具体情况,即要看开发商是否明知承诺其实无法实现,又要看开发商是否有履行承诺的本意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开发商在售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也属于购房合同欺诈。开发商故意减少房屋面积超过了我国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允许值范围,应当认定为构成欺诈。

开发商在房屋销售时并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相关许可的补办手续在房屋交付之前没有办理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办出,又没有将真实情况告知对购房者,也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

另外开发商利用商品房标价欺骗购房者实质上也是一种欺诈行为。商品房价格欺诈行为一般表现为虚构一个从未成交的原价再大幅度打折来欺骗购房者,用无依据也无从比较的“全市最低价”来吸引消费者虚夸标价,或者以低价招徕顾客再以高价进行销售等行为。

购房合同在签订时,双方必须就有关条款进行明确认定,特别是购房合同的中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可以错误引导性的欺诈内容时,应当及时指出,如果存在故意欺诈的情况,还需要结合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等情况,要求当事人进行赔偿和处理。

延伸阅读:

热门推荐

想获取更多房产交易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