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诉讼仲裁百科>诉讼管辖百科 > 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

说到行政确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行政确认就是行政机关对公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进行确认的行为。那么行政确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介绍行政确认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03 331925人阅读
1

行政确认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过程中,或许我们会遇到关于行政确认之类的问题,那么大家对行政确认了解多少呢?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等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行政确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请阅读下文!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等方式决定管理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伤残等级的确定,产品质量的确认。

二、特征

1、行政确认是要式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确认行为时,必须以书面形式,并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作出。

......

查看全文 >>
2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得到法律上的确认,这就涉及到了行政确认。比如公安管理中的确认、司法行政管理中的确认、民政管理中的确认、劳动管理中的确认、卫生管理中的确认等等。那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呢?

行政确认主要形式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

1、按行为的动因不同可分为依申请的行政确认和依职权的行政确认。

2、按行政确认对他种行为的关系,可以分为独立的行政确认与附属性的行政确认。

(1)独立的行政确认是指不依赖他种行政行为而独立存在的行政确认行为。即这种行为不是他种行政行为成立的必要前提。附属性的行政确认,是指他种行政行为依赖于该行为补充。

......

查看全文 >>
3

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行政确认的事例主要是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等。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三条,我们在进行认定时,要把握好这三条原则,不可以凭空想象,随意认定。

1、依法确认的原则行政确认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确认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法律所保护的公益和行政相对人权益得以实现。

2、客观、公正的原则行政确认,是对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的证明或者明确,因而必须始终贯彻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允许有任何偏私。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还须完善程序公开、权利告知等有关公正程序。

......

查看全文 >>
4

行政确认行为

具体的行政确认行为包括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于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例如工商行政机关进行企业登记,公安机关进行户口登记,公证机关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的公证行为,交通警察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技术监督部门对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定等,都属于行政确认。

5

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

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所拥有的两种不同的权利行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是完全不相同的概念。对于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的概念您了解么?

1、行为对象不同。行政确认是指对行政相对人既有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的确定和认可,主要是指对身份、能力和事实的确认;行政许可的行为对象是许可行政相对人获得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

2、行为的法律效果不同。行政确认中未被认可的行为或地位将发生无效的结果而不适用法律制裁;而在行政许可中,未经许可而从事的行为将发生违法后果,当事人将因此受到法律制裁。即前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对今后仅是一种预决作用;而后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后及性,不具有前溯性。

......

查看全文 >>
6

行政确认法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对法律事实进行甄别时,就要通过行政确认这一行政行为来判断。行政确认根据确认的事实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行政确认法相关内容,以及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区别与联系。

(一)各种确认

1、行政确认公安管理中的确认:主要由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尸体、路况以及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态的检验和鉴定;对交通事故等级的确认;对当事人交通责任的认定;对行政案件的原告中自然受治安行政拘留的人员、劳教和受审人员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等。

2、行政确认司法行政管理中的确认:主要有对合同、委托、遗嘱继承权、财产权、收养关系、亲属关系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公证;对身份、学历、经历、出生、死亡、婚姻状况等事实的证明;对有关文件的真伪、法律效力的公证等等。

......

查看全文 >>

行政确认相关百科

  • 物权法规定

    物权法规定

    物权法在诉讼案件的使用较为普遍,下面为你介绍物权法相关的一些规定内容,比如最新物权法全文内容是什么,物权法关于房产所有权的规定有哪些,以及…

    2023.09.22 227917人阅读
  • 起诉费用

    起诉费用

    当今社会,很多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后,都会选择去法院起诉,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向法院起诉是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起诉…

    2023.09.22 20188人阅读
  •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打官司的时候,如果当事人认为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这个时候就要向法院递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那么大家知道管辖权异议申请…

    2023.09.21 60122人阅读

行政确认相关咨询

你好问一下祖宅继承不给确权如何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农民讨论最多的是老宅基地能不能确权,在此,国家出台过《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明确规定,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但要在发集体土地使用证时,注明: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你好问一下共同还贷的房屋怎样认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婚后取得房产证的情形 此情形下的按揭房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因为在婚前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买房,婚后取得的产权证是对婚前买房的确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仅仅因为产权证婚后取得而认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就将出现一方完全没有出资却仅仅因为结婚而成为房屋共有人的现象。这一结果有违公平原则。

咨询一下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是如何认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轻,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该制度对犯罪具有昭示作用,使其行为人产生趋向,从其立法意图而言,主要是做到罚当其罪。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从司法实践看,交通肇事者对其行为后果并不存在故意,允许其适用从宽处理的量刑情节,可以起到鼓励肇事者主动投案,悔过自新的效果,并有利于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及时赔偿受害者,保持社会稳定,这与法律的精神也是相符的。

你好关于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关于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人们常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归纳。 一般认为行政主体的职权可分为抽象的权力和具体的权力。前者如制定规章和一般规范性文件;后者如对具体的人或事做出处理。另外,行政主体具有优越的地位,享有行政优益权。同时,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具有统一性。行政主体有义务合法公正地行使职权;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想了解一下对于录音证据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录音资料没有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即可作为证据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第七十条第三款规定“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效力。” 具体而言,以下三种私自录音,有可能作为证据被采信: 一是一方当事人偷录,对方当事人虽不同意,但无其他利害关系人在场并证实私录过程真实的,可以作为证据 二是被录音者虽不知道秘密录制,但结束后知悉并表示同意的,可以作为证据予以采信 三是录音资料经过鉴定证实未经剪辑、拼凑、篡改和臆造,并有其他相关证据相印证的,可以认定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虽然对证据合法性的判断标准作出了以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为准的规定,但是,在适用时仍然存在因规定过于笼统而导致同一案件存在不同看法的问题。因此,也就给了法官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于在实践中出现的个人盯梢、跟踪、偷拍、偷录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以及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可以由法官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自由裁量。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