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婚姻家庭百科>离婚百科 > 办假离婚净身出户
办假离婚净身出户

办假离婚净身出户

当今社会,离婚的夫妻越来越多,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夫妻,他们为了躲避对外的债务,往往会采取假离婚的方式,让另一方净身出户,以此来达到躲避债务的目的,那么办假离婚净身出户这种行为该如何认定呢?下面来给出答案。

2023.09.01 47153人阅读
1

办假离婚净身出户

我国大部分城市对二套房都有限购的政策,购买第二套房产贷款利率也会比首套房高,为了在购买二套房时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贷款买房,有的夫妻不惜以办假离婚净身出户的方式来购买第二套房屋。但这种做法其实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办假离婚净身出户后能否再要求分房产?

当事人私下的“假离婚”约定并没有法律效力,若一方在离婚后不愿复婚,另一方无法强求。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离婚时,如果双方对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一般情况下,为尊重公民的财产自由权,法律并不干涉双方的具体分割方案是否公平合理。对于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来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不能证明签订协议时一方存在欺诈胁迫,协议就有效,对财产的处分就有效力。“假离婚”实际上最大的风险就是变成“真离婚”。

......

查看全文 >>
2

办假离婚贷款的风险

目前,社会上有些人通过假离婚骗贷的方式,套取银行资金,用于继续炒房或者其他投资,以获得高收益,甚至有人靠此方法一夜致富。听到这些投机取巧的致富方法,不少人心动甚至想要尝试。办假离婚贷款的风险有哪些?

一、财产风险

1、共同财产很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

比如,夫妻有两套房产,办理假离婚时约定,离婚后这两套房产归女方所有,那么即使以后复婚了,这两套房产也将成为女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很可能净身出户

......

查看全文 >>
3

净身出户效力

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因为一方在婚姻关系期间有过错,从而导致了夫妻离婚,结束婚姻关系。无过错的一方会要求过错方净身出户,但是净身出户效力如何,能否保证离婚财产的分割呢。要求净身出户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起到法律效力的不是很多。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净身出户,净身出户是指姻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决定离婚时,婚姻的一方要求另一方放弃所有夫妻共同财产,不分得任何夫妻共同财产退出婚姻。对于净身出户的一般理解是:违反约定的一方除了自己的身体,什么都不能带走。那就首先要对财产的性质或者归属进行正确理解。从婚姻法的规定看:夫妻财产分为个人所有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个人所有财产属于个人,这无可非议,因此,净身出户应该是针对夫妻共同财产部分的处理。

......

查看全文 >>

办假离婚净身出户相关百科

  • 离婚纠纷

    离婚纠纷

    我们都知道,夫妻在离婚时,往往都会在财产方面以及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上产生纠纷,甚至最终对簿法庭,那么大家知道一旦遭遇离婚纠纷该如何解决吗,如…

    2023.09.22 64442人阅读
  • 离婚率

    离婚率

    中国的离婚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偏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律图离婚率百科栏目,为你解读离婚率相关知识,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疑问请…

    2023.09.21 64674人阅读
  • 离婚官司

    离婚官司

    当今社会,很多夫妻离婚时如果发生纠纷,都会选择去法院打离婚官司,让法院来做出判决,那么大家对离婚官司究竟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离婚官司的费用…

    2023.09.21 250160人阅读

办假离婚净身出户相关咨询

生产、销售假药罪由什么构成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客体方面。 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对国家关于药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时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违反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为贯彻该法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上述法律和法规中就药品成分、药品标准、药品生产工艺规程、药品经营条件、药品监督等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刑法》第141条2款规定: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生产假药的行为表现为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药的活动,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生产、销售假药是两种行为,可以分别实施,也可以既生产假药又销售假药,同时存在两种行为。按照法律关于本罪的客观行为规定,只要具备其中一种行为的即符合该罪的客观要求。如果行为人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行为,仍视为一个生产、销售假药罪,不实行数罪并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则属结果加重犯,对其处以较重的刑罚。 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当然,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假药,即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在销售领域内必须具有明知是假药而售卖的心理状态,对不知道是假药而销售的不构成销售假药罪。

假想防卫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客体方面。 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对国家关于药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时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违反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为贯彻该法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上述法律和法规中就药品成分、药品标准、药品生产工艺规程、药品经营条件、药品监督等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刑法》第141条2款规定: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生产假药的行为表现为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药的活动,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生产、销售假药是两种行为,可以分别实施,也可以既生产假药又销售假药,同时存在两种行为。按照法律关于本罪的客观行为规定,只要具备其中一种行为的即符合该罪的客观要求。如果行为人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行为,仍视为一个生产、销售假药罪,不实行数罪并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则属结果加重犯,对其处以较重的刑罚。 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当然,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假药,即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在销售领域内必须具有明知是假药而售卖的心理状态,对不知道是假药而销售的不构成销售假药罪。

请问一下关于离婚协议能净身出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离婚协议在双方协商好,并且都是真实意思的情形下,一方可以净身出户,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